為什麼柴犬常被說「固執」?
柴犬是日本原生的小型獵犬,天性獨立、警戒且有主見。牠不見得愛黏人,但對「有意義的任務」非常投入。所謂的「固執」多半是動機不明+環境設計不良 規則不一致、回報太低、干擾太強,任何犬種都會「聽不見」。柴犬只要你先設計節律與任務,合作度其實很高。
一、養前自評(4 軸)
時間:每日互動與散步 60–90 分?有心力執行訓練計畫?
空間:可規劃「玄關等待區」「安靜狗房/圍欄」「如廁點」?
預算:月花費 NT$3,000–6,000;保險/醫療/訓練課預留。
鄰里友善:能處理警戒吠與公園禮儀?
二、居家空間與必備用品
分區動線:玄關雙門/門欄 → 客廳活動 → 安靜休息(籠/圍欄) → 如廁區。
地面:防滑墊鋪走廊與轉角;上下沙發用斜坡。
散步:Y 型胸背、2m 牽繩、名牌、便袋、夜間燈;長繩練召回。
互動:嗅聞墊、解謎餵食器、耐咬玩具(不同材質硬度)。
三、第一年養成(月曆級)
0–1 個月(到家期):
作息:吃→玩(嗅聞/逗追)→解便→睡;籠內休息=安全區。
如廁:抓三時機(睡醒/玩後/餐後 15–30 分),成功 1–2 秒內獎勵。
口令:名字反應、看我、坐、等候、放下(Leave it)。
2–4 個月(社會化黃金期):
以「看得到、不壓迫」為原則接觸人/狗/車流/聲音/地面。
練門口等待與觸摸檢查(耳/腳/尾/口)。
5–8 個月(青春期):
加強鬆繩行走與召回;避免自由走失成功經驗。
安排嗅聞任務(地面找食、鼻工作)降低環境興奮。
9–12 個月(穩定期):
每日 2 回散步(各 20–40 分)+ 10–15 分訓練。
進階:嗅聞課/服從課、咖啡店躺下等待。
四、吠叫、撲人與資源護衛(常見三坑)
窗口警戒吠:遮擋視線+嗅聞任務轉移。
撲人:四腳著地才有摸;上牽繩練安坐迎客。
護食/護玩具:換物/交換訓練,建立「看你=有更好」的條件反射。
五、季節照護(雙層被毛)
換毛地獄:週刷 2–3 次+高效吸毛;夏季避中午曝曬,冬季注意乾裂腳墊。
六、費用與保險(參考)
食物與零食 NT$18k–42k/年;預防醫療 NT$8k–18k/年;裝備清潔 NT$6k–15k;訓練課 NT$6k–30k。
FAQ
Q:柴犬適合公寓嗎? 只要有節律與嗅聞任務,非常適合。
Q:需要天天散步? 需要;短時高品質+嗅聞最有效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