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運動≠狂奔:先滿足鼻子
柴犬的嗅聞動機強,單純用跑步發洩回家仍「有電」。在每次散步前 5–10 分加入嗅聞尋寶或地面追覓,牠的張力會下降許多。
二、裝備到位
Y 型胸背避免勒頸;背扣+胸扣雙點式更穩。
2m 牽繩日常、5–10m 長繩在空曠處練召回。
零食包小顆粒高頻率獎勵;名牌、便袋、夜間燈標配。
三、鬆繩行走 6 步驟
室內一步一粒(跟隨=好事)
門口等待(坐好看你→門開)
出門 5 分嗅聞熱身
拉就停,鬆就走
變換方向(U 轉/S 形)
干擾升級:看狗/看人→看你→得獎
四、召回(名字就回來)的黃金規則
在**成功率 ≥80%**的距離呼叫;失敗就縮短距離或改長繩。
召回=最好的事:高價值零食+短暫自由雙獎勵。
不在剛玩正嗨時直接扣繩結束,價值會崩塌。
五、吠叫與門鈴/窗口管理
門鈴吠:門鈴→地墊找零食→坐好等客;把「聲音=找地墊」刻進肌肉記憶。
窗口警戒:遮擋視線+規律嗅聞任務,讓牠有事做。
六、高獵物驅動(追貓追鳥)
管理面:避開高誘發路線;長繩+距離換取成功。
訓練面:替代行為(看你/靠人/觸碰目標);看刺激→看你→得獎反覆練。
安全:不放飛;城市中召回只是保險,不是自由通行證。
七、8 週訓練菜單(範例)
W1–2:室內跟隨、出門等待、短距離召回。
W3–4:街角干擾練、看狗看人轉移、長繩召回。
W5–6:公園高干擾鬆繩、咖啡店躺下等待。
W7–8:複雜場景短時挑戰(市集/夜市),成功就收尾。
八、常見錯誤
一直說「不行」沒有替代行為;
一次把干擾拉太高;
把召回當「回家結束」=價值越用越薄。
FAQ
Q:柴犬真的很難訓練嗎? 牠們只是對動機敏感;你給的回報與難度要合理。
Q:一定要上課嗎? 新手很推入門班,省時省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