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場地評估與法規提醒
朝向(東/西曬)、樓層風壓、排水去向、是否會滴漏鄰戶。
固定設備:抗風固定與防墜;遵守社區公約。
二、遮蔭與曝曬比例
夏季:遮陽網 50–70%,保留可移動日照窗。
冬季:減少遮蔭、增日照;保留風口避免悶箱。
三、缸體設計
溢流孔:大雨不滿溢;接導水管至地面排水。
曬台:耐候材質、止滑;設陰影區供降溫。
防鳥/防貓狗:上方加防鳥網(網目 ≤ 2–3 cm),側邊加防護板。
四、梅雨與颱風 SOP
梅雨:減少多汁餵食、增加通風、每日撿殘食。
颱風:提前降低水位 20–30%、拆下鬆動物件、加固管線與電源、拔除夜間定時器。
五、冬季保溫與夜間
架保溫箱/風罩、調整加熱棒功率;夜間全暗、避免熱燈直射。
低溫期改低活性餵食,重點在水質穩定。
六、停電備援與安全
準備USB 氣泵+行動電源、保溫毯;過濾停轉 >1 小時先拔回水避免厭氧水回流。
七、鄰里溝通與異味管理
強調不孳生蚊蟲(水面擾流)、定期清除殘渣;排水不外溢到鄰戶。
八、季節檢查清單(可下載)
遮陽網、溢流孔、固定螺絲、電線老化、網孔完整、UVI/溫度點測、備援電量。
FAQ
Q:夏天過熱怎辦? 增加遮蔭、風道與蒸發冷卻;必要時移回室內。
Q:會不會有鳥或貓攻擊? 上方防鳥網+側板是剛需;不可省。
